发布日期:2025-04-03 14:32 点击次数:62
新华财经上海8月28日电 为助力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便利投资者精准把握中企出海的全球发展机遇,8月28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研发编制的新华电新出海优选50指数(简称“电新出海50”)、新华TMT出海优选50指数(简称“TMT出海50”)正式发布。指数将及时跟踪反映相关产业出海发展趋势,打造中国企业“扬帆出海”风向标。
“不出海,就出局”已成为当前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企业重要发力方向。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能力,电力设备、新能源、通信等领域内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在“走出去”的舞台上已经崭露头角。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全球数字化升级的趋势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相关领域的投资前景备受期待。
中企出海步伐加速全球布局拓展新增长点
作为新华出海系列指数的第二批成员,电新出海50、TMT出海50整体延续了新华制造出海50、新华消费出海50的编制理念,基于海外业务贡献度、持续性、稳定性筛选企业构建样本空间,结合规模、流动性、营利成长性、行业地位等评估维度优选具备一定比较优势的企业入选指数。指数均回溯至相关领域进入塑造品牌力阶段的起点,旨在及时跟踪反映其产业出海发展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23日,电新出海50、TMT出海50自基期以来累计回报分别为45.58%、42.50%,年化收益率4.57%、24.84%,夏普比率0.08、0.72,展现出在一定风险条件下的超额回报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换挡,企业竞争力不断攀升,中国企业加深国际化进程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境出海交易热度逐渐增长。
目前,中国企业正加速出海步伐。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至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3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4亿美元,同比增长7.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正加速全球化发展布局,探索新的增长点。
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中国贸促会今年年初宣布将大力开展“千团出海”行动,组织超过1000批次企业团组赴海外参展办展和考察洽谈。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近日表示,上半年已经超额完成“千团出海”任务,针对企业需要,将组织更多团组赴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交流访问。
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彭建国认为,中国企业出海曾经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如今则转向技术驱动型、思维创新型、品牌先导型的升级之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从向全球输出“中国成本”“中国规模”,转而向全球输出“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体验”。
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成趋势电力新能源企业迎来蓝海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趋势下,欧洲、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对新能源产品需求旺盛,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欧美等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企业“出海”成为规避风险、寻求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今年2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健全国际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18项政策措施,致力于优化新能源汽车“出海”物流体系建设,护航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出海”。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出口规模逐年提升。”
据悉,新华电新出海优选50指数主要聚焦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产业,考虑到二者作为政策重点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方向,在疫情前就已成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优势行业,品牌影响力更先一步深入海外市场,指数基期前移至2015年末。
目前,海外市场正成为国内多家电力新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海外销量超过20.3万辆,同比增长173.8%。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将继续推进“出口+本土化生产”的全球化策略,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同时加快建设海外工厂,深化全球市场布局,预计今年出口目标将达到50万辆,增长106%。
全球第一大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顺利推进海外产能建设工作,匈牙利工厂已完成部分厂房封顶及设备调试。据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3年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40.8%,市场占有率高达36.8%,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然而,除去中国以外的市场,宁德时代的国际市占率为27%,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宁德时代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通过与车企合作、建设工厂和联系材料供应商等方式,加速拓展海外业务。
继国内新能源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将海外市场定为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后,储能公司也到了加速出海的时刻。阳光电源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海外储能业务取得较快发展。公司与沙特Algihaz签约了7.8GWh中东最大储能项目,与Atlas签约了880MWh拉美最大独立储能电站,与Engie签约800MWh欧洲最大储能电站之一,与SSE签约320MW/640MWh英国最大电池储能项目并接入英国最高电压等级电网。
在专家看来,当前全球处于绿色低碳的变革时代,多国将发展新能源产业纳入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强有力的政策护航下,中国新能源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已具备较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出海将为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企业加大“技术出海”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领跑者,大批科技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在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据介绍,新华TMT出海优选50指数全面覆盖消费电子、游戏软硬件、5G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等热门领域,旨在反映以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品牌出海”浪潮中的综合表现。
从相关成分股来看,“果链”龙头公司立讯精密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35.98亿元,同比增长5.74%;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增长23.89%。目前立讯精密通讯板块的收入大概有四分之一在海外,四分之三在国内。在增长部分,超过半数来自海外。立讯精密方面预计,未来的收入增长在海外的比例会更高。
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7.99亿元,同比增长169.70%;净利润23.58亿元,同比增长284.26%。从2019年开始,中际旭创就布局了海外产能,近年来公司海外产能持续释放。2024年,公司将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巩固提升海外市场先发优势、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
海康威视今年上半年境外主业实现营收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海外主业收入占公司业务比重约28%(海外主业不含创新业务的海外收入,如果加入创新业务的海外收入,海外收入占比34.41%)。海康威视董事、总经理胡扬忠表示,海康威视目前已在近8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销售服务机构,绝大部分市场都在增长。公司也在很多国家不断加大营销等方面投入,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当地的竞争力,并能在未来保持较强竞争力。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国内电子品牌公司有望紧抓品牌升级的出海发展机遇股票配资十大公司,在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开拓业务增量,同时,中上游供应链也将跟随客户布局而出海发展。中信证券持续看好下半年电子公司受益于品牌升级和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坚定看好国内产业链未来持续面向全球化布局的发展趋势。